免费看一区二区日本在线播放|国产美女精品视频|亚洲成E人在线免费观看|久久精彩国产视频

<sup id="jdu3g"></sup>
  • <sup id="jdu3g"></sup>
    <s id="jdu3g"><abbr id="jdu3g"><kbd id="jdu3g"></kbd></abbr></s>
    <sup id="jdu3g"><thead id="jdu3g"></thead></sup>
        • 隴東報數(shù)字報

        • 掌中慶陽客戶端

        首頁 >
        樹 墩

      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        打開微信,點擊 “ 發(fā)現(xiàn) ” ,使用 “ 掃一掃 ” 即可將網(wǎng)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
        □ 吳小蕓

        子午嶺大大小小幾十個林場,我們進了蒿咀鋪林場。

        林區(qū)有一處山谷,山谷繞滿了樹和溪,葳蕤清麗。帶路人說這里原先也荒過,沒人信。到處郁郁蔥蔥,不曾裸露一片黃土。

        誰知一片半懸的坡,旁邊小圓桌一樣大的樹墩。想走近看看,上面臥著的牛始終不肯移身。它的前蹄不知怎么傷了,滲出的一點血暈在樹墩上,沒來由叫人心驚。

        “這是誰砍下的?”

        “好多年了,就這一窩樹墩,咋都掘不出來,留作警示吧?!?/p>

        自古有林者必有伐木者,但到明朝,不僅伐木惡習得到有效遏制,還大興植樹造林之風。明太祖朱元璋一上任便出臺條令,凡有農(nóng)田的,家家得種“桑、麻、木棉各半畝,十畝以上倍之”,否則就罰收絹布、棉布和麻布。到洪武年間,先是要求每戶“種植桑二百株、棗二株、柿二百株”,沒過幾年又翻倍,還要官家登記在冊,“違者全家發(fā)云南金齒充軍”,不參與種林工作,那就全家被流放。明武宗朱厚照的懲罰是最重的,“敢砍伐陵墓樹木者,必須處以極刑”。

        明代的各番護林種林律令,一方面是護邊,另一方面則是為百姓安居。植樹造林在明朝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,這樣造福后代的事情自然承襲下來。

        眼下的這樁樹墩不知是哪年種下的,也不知經(jīng)了幾朝幾代的風雨,更不知毀于誰的凜凜砍刀下。

        “你能穿越一片古老的大森林,但你能穿越一棵樹的年輪嗎?”這是慶陽作家高凱創(chuàng)作的陜甘子午嶺第一部生態(tài)長篇報告文學《綠子午》中的名句。老中青三代護林人,黃、紅、黑、綠四色子午嶺,在這片如詩如畫的沃土上,誰來記錄時間,是向上生長的山林,也是零星間散布著的樹墩。它們像斷頭的壯士,依舊昂著頭,替人們記錄著歷史。好在它們不曾湮滅在云煙里。

        老黃牛終于走了,原來是歲數(shù)大了,和樹墩相偎著打起了盹兒。蹄上的細小傷口結(jié)了痂,印在樹墩上的血也消弭了。去細瞧它,沒什么特別的,可一圈圈深而沉的年輪里,再也沒有了四時流轉(zhuǎn)的痕跡。輕輕灑下泉水祭奠它,水跡和血跡一樣迅速干涸了,像在警告不必做多余的事。傷痛已然造就,那就汲取教訓,它說。

        看熱鬧一樣的人群散去,懂了。


        編輯:吳樹權(quán)
        相關稿件